九寨沟四姑娘山门票买一送一 四川阿坝冬季旅游季优惠多******
中新网成都1月12日电 (唐倩)春节越来越近,假期想好去哪儿玩了吗?1月12日,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的2023年“市(州)文旅主题宣传月”新闻通气会上,阿坝州围绕“安逸四川·净土阿坝·冰雪童话”主题,面向全国游客推出“冰雪、温泉、阳光”三大冬游名片,九寨沟、四姑娘山等阿坝州国有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行全价门票“买一送一”,国有4A级以下旅游景区门票全免的优惠政策。
冬季黄龙美景。(蒋跃斌 摄)近年来,阿坝州全力打造“净土阿坝冰雪童话”冬季旅游品牌形象,以加快疫后市场复苏为目标,推出“冰雪+旅游”“温泉+旅游”“阳光+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等一系列冰雪特色旅游产品和文旅活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冬季旅游的新期待。
达古冰川冰雪旅游季将持续至今年5月,开展神山祈福、过藏家新年等系列活动。以“蓝冰与暖阳之恋”为主题的中国九寨沟第十八届国际冰瀑旅游节活动将持续至4月底。此外,还有理县温泉冰雪季、2023年藏历新年庆祝活动等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游客可到净土阿坝“玩冰雪、泡温泉、赏冬景”,体验不一样的春节新年趣味。
针对冬季冰雪温泉旅游季,阿坝州分享了全域景区玩法耍法,让游客可以乐游冰雪童话世界——净土阿坝。
在五大冬季旅游胜地,可以尽赏冰雪盛景。“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户外天堂”四姑娘山、“最近的遥远”达古冰川、“东方的魔幻世界”莲宝叶则,每一座山峰雪景都演绎着不一样的冰雪奇缘。
冬季达古冰川美景。(王建雄 摄)在九大滑雪攀冰胜地,可以尽享无限冰雪乐趣。阿坝州是四川乃至中国南方地区拥有滑雪场数量最多,雪道最长的地区,拥有茂县九鼎山太子岭滑雪场、理县鹧鸪山滑雪场、毕棚沟戏雪园、孟屯河谷冰雪馆、松潘奇峡沟冰雪欢乐谷以及新开园的汶川羌人谷滑雪场,雪地摩托、冰上自行车、雪上飞人等10余项冰雪项目,开启“南国雪乡”的乐趣。
在四大温泉度假胜地,被誉为“川西第一汤”的古尔沟温泉,是目前四川省内唯一集浴用、饮用、疗用于一体的天然热质矿泉,高山无边温泉泳池享360度美景,还有毕棚沟娜姆湖温泉、若尔盖河它温泉、降扎温泉等,随意畅“泡”。在金川大东女阳光旅游度假区和茂县阳光福地康养度假区两大阳光度假胜地,可尽情沐浴冬日暖阳,温暖又舒适。
针对冬季旅游,阿坝州还特别推出“熊猫家园·冰雪四姑娘山”世界遗产冬游精品线、“净土阿坝·冰雪温泉”康养度假冬游精品线、“快乐冰雪·滑向2023”滑雪度假冬游精品线、“迎新春·阳光祈福”自驾精品线等八条冰雪旅游精品路线。(完)
京京、四海在卡塔尔掀起“熊猫热”,你了解多少大熊猫的“小秘密”?****** 10月19日 大熊猫“京京”和“四海”乘专机 从四川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 “入住”豪尔熊猫馆 随后进行隔离 在当地时间11月17日 正式与公众见面 根据中卡两国达成的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协议这两只大熊猫将在接下来的15年旅居卡塔尔 这是中东地区迎来的首对大熊猫 卡塔尔将“京京”和“四海” 以阿拉伯文分别命名为 “苏海尔”和“索拉雅” 在阿拉伯传统文化中 “苏海尔”和“索拉雅”是天空中的两颗星 代表着吉祥、崇高和价值无限 关于大熊猫的小秘密 大熊猫是个“近视眼”。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视觉极不发达。5米外雌雄难辨、10米外六亲不认、15米外人畜不分,近视眼的痛,大熊猫也能懂! 在你眼里,它是可爱的大熊猫。而对于大熊猫来说,你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可移动人影。这个世界在它们的眼中永远是朦胧、神秘的。 大熊猫吃得多消化快。一只体重100公斤的成年大熊猫,在春天每天要花12-16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出10 多千克粪便,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 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与肉食类动物相似,如相对较短的消化道、锋利的犬齿,单室胃,没有盲肠。虽然吃着竹子,却不能充分吸收竹子的营养。为了保证每天都有充足的能量,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 图源:iPanda熊猫频道 大熊猫通常通过气味进行“交流”。当它们在玩耍或是简单地表示友好,没有交配或好斗的想法的时候,便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如果当下的它们看上去十分安静,这说明它现在心情还不错,并且对其他物种也很友好。这种声音规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在各大园区里看到的大多数熊猫的行为。 “降级”后的大熊猫,还需要再保护吗? 2021年7月,生态环境部对外宣布,据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数据显示,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了1864只,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这是多年来生态保护加强,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果,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那么,“降级”后的大熊猫还是国宝吗?还需要继续保护吗? 大熊猫依然是国宝。此次降级,降的是人们对大熊猫濒危程度的评估,但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的保护级别并没有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在接受《知识分子》采访时说,“降级并不代表大熊猫不重要,而是对大熊猫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大熊猫保护工作为世界的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大熊猫仍然需要继续保护。个体数增长的背后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安全了,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西部地区,明面上栖息地的面积能达3万多平方公里。但大熊猫是属于低海拔的陆生物种,如果除开高山、河流、公路等它们无法栖身的面积,实际上大熊猫的主要生活面积,仅占20%左右。从栖息地的分布状态来看,分散化严重,大熊猫的种群也被分割成20多个,由此可见,野生大熊猫依旧有生存危机。 作为唯一一个有野生大熊猫的国家,我们的保护远远不应该止步于扩大圈养种群,更合理的做法,是把资源投放在野外栖息地的保护上。而这种保护不仅仅庇佑熊猫,也庇佑着维系其他生物生存的命脉。“保护大熊猫,不仅仅是保护大熊猫本身,而是保护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来源:央视财经、中国新闻社、中新图片、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中心、iPanda熊猫频道 整理:刘雪洁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