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一家陶瓷企业的工作人员摆放兔年主题瓷盘。(郝群英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的一家面食店,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祥兔"花馍。(张延林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9日,江苏常州灯会现场的巨型"生肖兔灯"璀璨夺目。(王启明摄/光明图片)2023年1月10日,山东东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安苇编传承人李光祥正在制作"年年有余"芦苇画,迎接农历兔年的到来。(周广学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重庆市北碚区未成人保护中心,孩子们在组装玉兔造型手工灯笼。(秦廷富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装饰一新,孩子们正在观赏"萌兔"造型景观。(吴拯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9日,农民画家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金竹街道兴坪村创作"生肖玉兔"农民画。(罗文刚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面塑艺人李春芳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工作室内创作"福瑞吉祥醒狮兔"面塑作品。(周绍宗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10日,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陶梁村民间剪纸艺人李因杰正在创作兔年新春剪纸作品。(栗卢建摄/光明图片)
“世界第一兔”亮相古动物馆******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今天,中国古动物馆《“兔年话兔”——兔年特展》开幕,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化石领衔一批兔家族里的明星化石亮相。观众可跟随古生物学家的脚步,揭开兔形类动物起源与演化的秘密。
步入展厅,丰富的图文资料、珍贵的化石展品,按照“兔的演化”“兔子的起源”“兔鼠之争”“兔家族里的明星化石”4个部分依次展开。最亮眼的展品要数安徽模鼠兔的上颌骨化石标本和复原像,它们描绘了兔子祖先的形象。这件约6200万年前的化石,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李传夔发现并命名,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
展柜里,一片放大镜下摆着一块小巧的头骨化石标本。这是兔形目动物中最早的代表——远古道森兔的头骨。专家介绍,远古道森兔发现于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距今约53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地层中,标本保存了带额弓的头骨及跟骨和距骨等附肢骨骼,其在骨骼形态上介于模鼠兔和兔形目动物之间,但因具有一对下门齿等典型兔形目特征,而获得“世界第一兔”的称号。
展览将持续至6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